產前超音波檢查安全嗎?

超音波是一台篩檢的機器,並非萬能,不論是2D、3D或4D超音波影像,都仍然有無法看到的可能性,超音波不能取代羊膜穿刺,無法檢測出有無唐氏症或其他染色體異常,也無法診斷胎兒的智商、聽力、視力、有無胎記或生化代謝異常等。而
我想諮詢
2009-05-01
作者 送子鳥生殖中心

每個準爸爸準媽媽在懷孕的初期,都是靠超音波見到腹中寶寶的第一面,根據周產期醫學會的建議,理想的產前超音波檢查應有三次:第一次是在第5~7週時,以超音波確認胚胎個數、著床位置、發育情形。第二次超音波檢查是在第20~24週,檢查胎兒的性別、器官發展、羊水量以及胎盤是否在正確的位置,以排除前置胎盤。34~36週以第三次超音波檢查頭圍、腹圍、大腿長度,來預估寶寶生產前的體重。

產前超音波是一種非侵襲性的檢查,對媽媽和胎兒都不具有危險性,一般而言,可以被超音波篩檢出的構造異常,約佔所有胎兒器官疾病的60~80%。超音波是一種人類耳朵聽不到的聲音,需要水和軟組織(透明凝膠)來做為傳導介質,超音波無法穿過骨頭或空氣的阻隔,因此準確度難免受到限制。媽媽脂肪的厚度、胎兒的姿勢、胎盤的位置、羊水量的多寡,這些影響音波穿透的因素,都會造成超音波判讀上的誤差。

超音波儀器應用在醫療上已經有四十多年的歷史,從 1960 年代引進台灣,一開始便是應用在神經科和產科方面。近年來醫療科技日益發達,隨著電腦的進步日新月異,從之前平面二度空間的2D超音波,進展至現在的三度空間3D及4D超音波。在資訊媒體發達的社會中,很多人以為似乎數字越大的就表示越好,所以趨往擁有3D及4D超音波的醫療院所看診,各醫療院所也紛紛武器競賽般的添購新型的超音波機器以滿足病患的需求。究竟這些不同的超音波用在產檢方面各有哪些優勢呢?

目前就產科超音波檢查而言,分為一般(Level I)與高層次(Level II)超音波兩種。一般超音波檢查即是指2D超音波,主要是評估胎兒體重、胎位之確定、胎盤位置、胎兒性別、羊水量及一般構造之異常與否。而高層次超音波則是除了測量外,還增加對胎兒的體內構造如心臟、腦部等重要器官做更詳細的檢查。

一般2D平面超音波利用物理原理將物體影像經由電腦處理而呈現,所以透過超音波我們可以看到腹內胎兒身體一部份的影像;再經由不同角度的掃描,將胎兒全身的影像呈現給醫師及孕婦。然而影像的清晰與否,會受限於胎兒的姿勢、羊水量的多寡、機器設備及操作人員的經驗等因素,這些都會影響到超音波影像的品質及判讀力。而且胎兒的異常變化差異相當大,有些異常要在懷孕某個時期才較易診斷,時機不對則不易辨別。

高層次超音波強調的是做系統性的掃描,藉由高解析度超音波檢查胎兒腦部結構、臉、心臟、腹腔、性器官、四肢等重要器官,最佳的檢查時機是在孕期20至24週檢查胎兒細部構造。由於從頭看到尾耗時甚久,而且受限於胎兒姿勢是否恰當及操作人員訓練的素質,因此並非百分之百可以將胎兒所有構造檢視出來。所以通常若孕婦如果本身患有高血壓、糖尿病、高齡產婦,之前有特殊病史(如前胎有異常胎兒),或是一般超音波懷疑有異常胎兒,則建議作高層次超音波檢查。

3D立體超音波是以電腦系統處理影像,將一系列的2D的平面影像,重新組合後加上光影變化,將胎兒的身體表面呈現立體之影像。所以許多第一次準備當爸媽對於3D超音波都很新奇也非常期待。然而,3D超音波的缺點是,因為是靜態的,電腦處理速度較慢,做出一張好的影像需要好幾分鐘,而且必須要有足夠的羊水作為影像傳導物質,才能清楚呈現胎兒影像;如果胎兒動的太厲害或是姿勢不對,也會影像的清晰度。最重要的是3D超音波大多檢查外觀是否異常,身體內之構造如心臟、腦部等則仍需2D超音波來檢查。

4D動態立體超音波其實就是動態的3D超音波,是近幾年來醫療診斷科技的另一大進步,克服了3D超音波的限制,利用每秒高達5~25張影像的掃描速率「動態」地呈現胎兒影像。因此寶寶在媽媽肚子裡舉手投足、吸吮拇指、打哈欠等表情都清楚表露無遺,讓婦產科醫師及準爸媽一窺子宮內的奧妙,更精準地判斷胎兒在子宮內的成長與發育。

「天下父母心」,準爸媽都很關心也很擔心肚子裡胎兒是否健康,所以寄望能以超音波完全看出所有異常來確保胎兒之健康。然而超音波是一台篩檢的機器,並非萬能,不論是2D、3D或4D超音波影像,都仍然有無法看到的可能性,超音波不能取代羊膜穿刺,無法檢測出有無唐氏症或其他染色體異常,也無法診斷胎兒的智商、聽力、視力、有無胎記或生化代謝異常等。而且,超音波也難免有一定的誤差值,雖然大家都希望迎接健康的寶寶,但是目前的產前超音波還是有許多仍待改進的空間。

並不是所有孕婦皆需要執行3D、 4D超音波或高層次超音波,事實上2D超音波在醫學診斷上還是有它無法取代的價值和地位,有些診斷利用2D超音波即可得到確認,大多數的時候,2D的平面影像要比3D的立體照或4D動態照更容易看得清楚。所以,選擇適當又有效率的超音波,應用在產前檢查上才是準爸媽應有的認知,千萬不要落入過度倚賴機器以及信任機器的迷思中。

*醫療行為需與醫師討論進行,本篇文章僅反映當時治療狀況與建議